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雨雪宁武赵长城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4月1日是个雨雪交加的天气,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宣传指导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夏伟业,和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宁武县政府办苏拴斌主任一起,登上宁武县汾源楼子山,考察了山上的赵长城。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04-04 11:32:12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405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405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405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4053.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1:23:25发表


只知道宁武有北朝长城。。。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又是赵肃侯在作怪,头一次听说宁武还有赵长城,长城调查的时候似乎也没有这个信息,看照片长城的样子,跟我们在广灵调查的很相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相连的,那么年代问题就有待考究啦,另外,地方志可以说是史料里面相当不靠谱的史料了。。。



本帖由 尚方2011-04-05 22:45:57发表


好,这段是否赵长城确有疑惑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我把你的这段语录加到这里了:http://zhengyan.blshe.com/post/2809/664198

我看过赵南长城和赵北长城,这段却在中间。



本帖由 老郑2011-04-06 08:48:25发表


尹畊是始作俑者。。。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明代军事家尹畊在《九宫私记》里最开始说雁门一带有赵长城,并做了一些文献考证,但是后来沿线的方志都录用他的话了,比如蔚州志什么的,您说宁武府志也说了,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乾隆版的宁武府志吧。。。



本帖由 尚方2011-04-06 08:57:29发表


哈!这段也加进去啦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我们当时没有看到有关的文献资料,只是在代县的一个研讨会上听宁武的干部说起的当地有赵长城,
董会长当时就说不大靠谱,所以第二天专门去现场看了一下。

尚方现在是相当的专业啦!



本帖由 老郑2011-04-06 09:13:56发表


大主编没好好看我给您的文章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我之前给您的文章您没好好看,上面都说完了,并且我们在调查早期长城的时候功课都做完了。。。



本帖由 尚方2011-04-07 08:55:46发表


教训啊!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深刻认识,
以后必须好好看、仔细看咱尚局长的“尚书”了!



本帖由 老郑2011-04-07 10:07:05发表


宁武, 壮哉!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大雪天的, 郑老师辛苦!

崇祯十七年, 各地望风而解, 唯宁武上演了血战一幕, 宁武壮哉! 周遇吉壮哉! 这位将军和鄙人还是老乡, 抄录下述文字纪念他一下吧:

-----------------------------------------------------

周遇吉宁武大戰

  李自成薄宁武關,傳檄五日不下,且屠。總兵周遇吉悉力拒守,大炮擊傷万余人,會火藥盡,或言賊勢重可嘆也。遇吉曰:戰三日,殺賊且万,若輩何怯邪?然胜之一軍皆為忠義,万一不支,縛我以獻。若輩可無恙。於是,開門奮擊,殺賊數千人,賊懼欲遁。或謂賊策曰:我眾彼寡,但使主客分別,以十擊一,蔑不胜矣。請去帽為識,見戴帽者擊之,遁出戰。不二日可殲也。賊引兵复進,迭戰脫帽以自別,我兵大敗,遇吉闔室自焚。揮短刀力戰,被流矢,牙兵且盡,見執罵賊,縛於市磔焉,遂屠宁武。嬰幼不遺。自成既殺遇吉。嘆曰:使守將盡周將軍者,吾安得至此。遺聞云:遇吉夫婦臨陣,殲賊無數。抄本云:遇吉設奇制敵,每戰必胜,自成懼。遇吉,夜率壯士二百,縋城入賊營,賊大敗,退二十里,持半月,而姜鑲等救兵不至。三月初一,城陷,遇吉率民兵巷戰,手殺數百人,力竭被獲,不屈而死。

  周遇吉傳(附配劉氏)

  周遇吉,號萃庵,錦州衛人也(樵史作錦衣衛指揮籍)。鎮守山西兼關門、代州三關總兵,官太子少師,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夙稱戰將。夫人劉氏,驍勇多能,賊勢披猖,請益鎮兵二千,部覆以副將熊通統之,甫至河干,叛將陳尚志迎賊,即令熊通歸鎮說降。公怒叱之曰:吾受朝廷大恩,豈若爾輩叛逆,爾領兵二千,不能堵賊,反為賊作說客耶?立斬之。令標下提塘都司楊志榮,傳首京師,并請救兵。時甲申二月十二也。十五,賊偪宁武,蓋賊自破太原後,乘胜席卷,勢如破竹,志意甚驕,其視宁武一關,既非雄險,而兵力又微,直摧枯拉朽耳。公晝夜練兵,更選城中壯勇,得數千人,激以忠義,迎而邀之,賊不為備。其前驅皆嘆民斬殺已盡,搗其中堅,复殲賊精銳,不可數計。賊鋒雖挫不卻,屢戰始薄城下,每戰賊傷甚多,公日則列兵城外,以戰為守,夜則收兵入城,登陴擊打。賊死又無算,我炮既盡,賊得舁大炮擊城,援兵不至,計無如何。公密令健兵伏巷,開門誘賊,賊進城及万余,即將城門閘下,伏兵四起,殺賊無數類,傷四驍將,闖賊大恨,擁兵環攻,連四晝夜,力不能支。城陷,公复躬先巷戰,城中兵民,感公忠義,雖儿童婦女,無一人受屈者,悉為賊屠。公傷重被執,罵不絕口,賊縛之教場旗竿上,亂箭射之,共臠其肉(一作自刎)。是時,署中男子,相繼出戰,死亡略盡。夫人劉氏率家中婦女數十人,据山頭公署登屋而射,每箭死一賊,賊不敢迫,縱火環燒,劉氏合宅盡作灰燼。二十五日,賊集頭目計曰:宁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陽和等鎮兵合二十万,盡如宁武,詎有了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巳刻,期明早班師,更深忽有大同總兵姜鑲,差人送降表至。賊喜甚,設宴厚款,甫坐定,而宣府總兵王通亦至。且以百騎來迎,賊謬謂天与,优答二鎮,豫加封爵。一意長驅;亡何,居庸及各鎮總兵白邦正、劉芳名等,并昌平文武,相次乞降。迎表飆集,比賊陷京城,多有半面与失手足者,皆宁武所砍傷,莫不嚙指以告人,謂周總兵真是好漢,殺去我等數万人,再若有此一鎮,我主安得到。此楊志榮出揭備陳顛末,都督陳洪范上其事。贈太保,謚忠武,祀旌忠祠。

  嗟乎,周忠武之殉難,闔門親屬,盡化煙塵,合鎮兵民,悉罹鋒刃。死後賊猶嚙指而畏,則前此未聞。尤异者,劉夫人之親率婦女,憑牆射賊,卒与全家俱燼。壯哉!李小有有云:以視親執桴鼓之蘄王夫人,勇矣。愧無其烈。以視夫婦同死之趙昂發妻,烈矣。愧無其勇。知言哉!


























本贴最后一次由八两饭修改于2011-04-05 11:48:38



本帖由 八两饭2011-04-05 11:47:33发表


真是血战之地,悲哉!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今日清明,纪念自古以来那些捐躯沙场的战士。

我把你的这两段文字加到我的博客里了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04-05 13:00:39



本帖由 老郑2011-04-05 12:42:58发表


可惜天公不美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诗书2011-04-04 22:47:06发表


虽然开车滑,可是雪景也很难得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鞋和裤子都湿透了,差点困在山上下不来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23:05:10发表


辛苦辛苦,我偷偷都看见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楼子山早就知道,大概是娄烦人活动的区域。我感觉这一带气势不一般,所以很向往,立志要步郑老师后尘去一趟。这不显得郑老师更高大嘛。



本帖由 诗书2011-04-04 23:10:49发表


好,也找一个下雪天儿吧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23:16:48发表


从网上得到的宁武老照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黑白为老照片,彩色为老郑摄影。

和老郑片对比,黑白片一应该就是宁武城内鼓楼。

黑白片二很厉害哈,算得上是宁武关全景了,也证明俺在60年代所见不谬,呵呵。

正好俺老人家两天后出发,去山西哈,加上宁武转一圈。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924150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9241501.jpg



本帖由 老普2011-04-04 21:35:50发表


当年在火车上看见的就是黑白老照片二?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宁武一带海拔比雁门关以南要高,注意防寒防雪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21:51:09发表


肯定就是啊,就觉得古装小人书上的那种城池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别的地方没见过地



本帖由 老普2011-04-04 21:54:32发表


突然想起来我到过的距离宁武最近的地方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发这张照片的是个高人,她对此照片的注解是 人少的地方都是风景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9211460.jpg



本帖由 一世无城2011-04-04 20:45:46发表


换新牌子啦!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922660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9226601.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21:11:00发表


不如不换 且人多了不少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一世无城2011-04-05 05:08:14发表


爽透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一世无城2011-04-04 17:53:25发表


郑老师又溜达这屋来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请教神出鬼没的郑老师:这段赵长城总共大概有多长?



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04-04 13:49:38发表


那边屋里好像是又吵架哪,闹的慌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据当地人说有40里长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04-04 14:26:46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4:02:40发表


雨雪宁武赵长城 -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03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03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03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033.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1:26:43发表


想不到啊想不到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赵长城至今屹立不倒。以后一定到此拜访!届时请郑老师点拨。



本帖由 诗书2011-04-04 22:44:29发表


要不是因为下雪和宋楚瑜,就去岢岚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重温当年岢岚之行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23:08:31发表


雨雪宁武赵长城 -3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64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64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64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876643.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1:27:44发表


四月雪中宁武关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墻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門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臺峙立,氣勢雄偉。

  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有關寧武關之戰,詳見本站山西名人>>名人與山西>>周遇吉)。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

  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凰,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佈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摘自《山西名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作者:廉考文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04-04 14:16:41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73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73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739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7393.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4:15:39发表


宁武关鼓楼 -1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前天刚拍的,偌大的雪,与春暖花开的北京不一样啊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04-04 14:30:25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925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925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79252.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4:18:45发表


宁武关鼓楼 -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鼓楼位于城内人民大街中段。三层檐九脊顶,连砖洞全高约20余米。第一二层东西两侧面宽三间,南北进深两间,四周回廊环护。

l986年,县政府拨资4万元重新修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8177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8177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18981772.jpg



本帖由 老郑2011-04-04 14:22:57发表


城关下还有个好玩艺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没在别处见过

img_file=/photo/upload/2011/04/13020814210.jpg



本帖由 散淡青衫2011-04-06 17:17:01发表


唉,难道整个50-60年代宁武县就没照相地?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1966年大串联坐火车从大同去太原,在火车上猛然看到一处城池,有城楼城墙跟新的一样,那场面就和在小人属封面看到的一样,极其震撼。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问列车员知道是宁武。解放前就不说了,50年代宁武县政府部门不至于连一台照相机都没有吧,有没有照下那时候的宁武城啊。



本帖由 老普2011-04-04 19:58:44发表


谁说没有啊?您想咋地?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谁说没人拍摄1950-60年代的宁武啊,有人拍过啊。您想咋地?



本帖由 为您服务2011-04-04 20:04:18发表


让滩们亮出来看看哈,那么好看的城楼别埋没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11-04-04 20:20:09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1091320514679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