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媒体友人及朋友的文章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在小站开了博客,又苦于没什么东西往上贴,(因大部分文图都传到我个人的网站上了,再在这儿重复似乎没意思)。这几天整理电脑,从文档中搜出两篇旁人写给我或者说写我的文章,又打开看了看——突然觉得何不放在博客上呢?可是心中总怕网上的朋友会觉得这有点无聊……就先赔个不是吧。
第一篇是05年秋冬季节,一位曾于夏天路过我这儿的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与我的关于我的采访的文字。
另一篇是03年秋天,与一个台湾电视记录片摄制组共同工作过程中结识的一位朋友——阿亮,他后来写了发给我的文章。在此一并贴出,特别向阿亮表示感谢!(阿亮的文稿是用繁体中文写的,若不能正确显示,可能是您的电脑没装繁体中文软件之故)
第一篇:<答媒体友人>
陈淮先生:
您好!
昨天有事未及时回信,请见谅。
得知您愿意接受我的采访,首先向您表示感谢。
我的计划是要为您撰写一篇特稿,因此需要的素材较多,所以我就列了一个初步的采访提纲,请您看后能写一些情况,再通过电邮发过来。在这些提纲之外,您认为需要表达的,以及有相关的媒体报道您的文章,都请您给我发过来。我看过后,再同您电话联系。
1、您的基本履历,什么时候爱上摄影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发的?为学摄影您作了哪些努力?是否有故事?
答:
1957年5月4日出生。
高中毕业后在河西走廊的山丹县插队。1976年底招工回到兰州,在一家医院做过手术室护士、病理科技术员等工作。
1984年开始参加高教自学考试,自学汉语言文学大专。
1986年辞去公职,干过几年“个体户”。
1987年开始学习摄影¬——一则因喜爱,二则做了个体户经济稍好点。并开始介入摄影界,所拍照片获过一些小奖。
1997年荣获“甘肃省青年摄影十佳”称号。
现在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从1994年开始,学做报道摄影,照片和文字陆续在中国大陆和港、台报刊发表。经过长期的探索,似乎有了对人文地理方面的兴趣与关注倾向。
2、第一次见到山丹长城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时是为何去的?为何后来选择要拍摄它?在拍摄中的投入来自哪里,每年有多大,如今总计有多大,为何要卖兰州的房子,在山丹安家,在山丹下乡有多年,当时家人是何态度,您是如何下决心的,一件什么事让您下了这样的决心,卖了多少钱,是否全部投进到拍摄中,买了些什么设备,在拍摄中是否遭遇过危险,此处请多讲点故事。拍摄山丹长城是否有季节性?一年要拍摄多少次,怎么克服困难?常是一个人去还是多人去?您认为山丹长城值得您拍摄的原因在哪里,在您眼里它最美丽的是什么?
答:
1996年,我参加了一次兰州到敦煌的汽车拉力赛,同一位香港的期刊摄影师在山丹不期而遇,就相约抽空去了峡口村。到今天为止,我最好的几张峡口的照片还算是那次拍的。同所有到过峡口的摄影人乃至于文化人一样,我一下就喜爱上这个破败、凄凉又动人的古驿站了。1998年在第二次去峡口时我了一篇《夜宿峡口村》,开头的文字是:“秋天,我去河西走廊,又一次来到长城边的这座小村庄--峡口村。虽说以前我曾来过这里几次,但都是匆忙而过。这次因时间较充裕,我做了在这个古老而偏僻的村里过一夜的准备……”从那以后,每年都会去峡口一两次,大多是带领一些影视人或文化人去的,其中有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葛卫卫编辑,有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麦克•山下,有凤凰卫视的摄制组……
1998年,我去山丹马场拍照,返回时经过绣花庙,又拍了一些照片,开始感到山丹长城的“不简单”,就谋划给我刚开始供稿不久的台湾《大地》地理杂志做一篇摄影报道,1999年,《大地》以《古道长城夕阳斜》为题,发表了这篇稿件,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向外介绍山丹长城。正如我在这篇稿件中的一句话:“——就这些土拉巴唧的山丹长城,细细地去看、去听,名堂多着呢!”
随着对山丹长城的深入了解,越觉得有更多的想去探访的东西,所以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关于山丹的这个“家”,或许因为当年插队时的某种“情结”吧,1999年将兰州的一间我有使用权属的商铺卖了十多万块钱,在这里依法取得的土地。朦胧中是想筹建一个集文化传播和介绍河西走廊旅游资讯的文化产业,但有时也难免会有“在挖一口明知不会出水的井……”的想法。父母尤其是妻子都很理解我。
说到相机,不怕大家笑话,我至今还在用一架1994年买的佳能EOS1000,拍的胶片自1999年后全是反转片,但也是较便宜的非专业品。
我的摄影及生活的大部分,自2000年以后,是靠稿费维持的,我说的是“维持”,举例说:我每月的所有开销大概是300到500元,这还包括了手机和固定电话及上网的费用,说到手机,我用神州行是兰州的卡都五年了,很少用它接电话——拜托各位发短信最好别拨手机号。
3、您是否是中国第一个最全面拍摄山丹长城的人,如果是有何为证?
答:
我不会用“第一个最全面”这话来封给自己。我深知“天外有天”这话。况且对外宣称这些毫无意义。
4、如今生活环境如何,那个庄园什么时候建的,投资额多大,谁设计的,在大漠中是否独特,在哪个位置,生意如何,是否接待有国外的爱好者?此间接待了多少人?今后的方向是什么?目前有多少工作人员,他们来自哪里?家人如何看待您的计划,他们是否支持,他们的生活情况如何?
答:
我的“庄园”2000年开始陆续建设,至今也还没搞完,这主要是资金的制约。现在投资额累计约有十多万了——当初卖商铺的钱用在了另一个项目上,搞砸了。“庄园”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是从稿费中“挤”出来的。共有八亩地,房屋和院落占了四亩,其它闲置着,有人要的话可以送给他,真的,但是他得来此发展。 “设计”可能谈不上,如何圈地、房屋布局,种点绿化树草之类都是我自己想的。我大概有盖房的嗜好,女儿说,等我老了给我多买点积木……
我下半生的想法就是以我的山丹长城边的小院为圆心,以不断扩大的半径来扩充自己的视野——从河西走廊到祁连山、到阿拉善高原、到新疆、到青藏腹地……
5、为山丹长城发的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是哪家媒体,拿了多少稿费,照片叫什么名?什么时候出版的山丹长城一书,为何选择自卖,当时卖第一本是在哪里,谁买的,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本书的售出是否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生活在大漠中您靠的是什么来保障生活和创作?
答:
2005年6月出版的《山丹长城》,第一拨买书的是些美国游客,那是一个夕阳的金色映在我院落旁的明长城上的傍晚。也许今后我可以不再仰赖出版社出我的书了,当然,书号还得靠它们。在这里,有游客的季节是从六月底到十月初的一段时间——一个夏天的签名卖书,只是将出书借的款子还掉而已。
顺便指出一点,我生活的河西走廊还不算“大漠”,属于绿洲间的荒原吧。我和我的几位最要好的摄影朋友自从做报道摄影以后,就坚决反对用“创作”来定义我们的摄影行为。
6、对山丹长城的报道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推荐她促进当地的旅游,还是为了呼吁人们来保护它,抑或二者都有,目前情况如何?
答:
我自从开始做报道摄影,就是想以把自己的文字图片变成印刷品的形式来肯定自我价值,同时用有限的稿费来养活自己。好在《大地》的稿费相比之下的优厚及我生活的简单,在过去的几年中使我活了下来。但是,随着2005年8月《大地》的终结(请允许我在此向这本养活了我数年并培养了我的期刊表示衷心感谢!)做为自由撰稿人,也许《山丹长城》是上帝为我打开的另一扇窗口?
至于“促进当地的旅游”,及“呼吁人们来保护它”,对我而言过于高尚而空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见到有游客在长城脚下撒尿就不去制止。
以上几个方面,请您尽量多写故事,越细越好。
邮件发来后,请给我发一个短信,为谢!
祝合作愉快!
林新华
10月3日
古道桑田于
2006-03-08 23:43:50 发表在分类:
杂散文字与图片 中
(55472次点击) | 标签: